收藏
点赞
微博
微信
阅读
945

3D打印的火箭发动机降低了进入火箭制造领域的门槛

小印
2021-09-29 19:22:40

火箭发动机在运行时,每秒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引爆一吨TNT炸药,这些能量导入使得发动机的温度快速超过3000℃。这就要求发动机不仅需要够承受这样的高温,还要有强大的散热能力。

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人类研发火箭发动机的过程中,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很多都在测试中发生爆炸解体了。以至于火箭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颇有自黑味道称呼:快速计划外解体,简称RUD。

每次火箭发动机RUD后,都需要寻找故障源头,修改设计,重新制造新的发动机,再点火测试,直到达到设计效果。一般,如果从头设计一台火箭发动机大概需要3年时间,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修改设计、制造样机和测试。这也是导致航天工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之所以花费如此长的时候,主要因为火箭发动机非常复杂的。1969年将阿姆斯特朗送上月球的土星五号火箭使用的F-1发动机,由5600个部件组成。其中许多部件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必须用手工单独焊接或用螺栓连接,非常耗时。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已经大幅度减少了火箭发动机的数量,但还是会达到几百个。

而要加快火箭发动机的研发时间,关键是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从而减少组装时间,消除供应链延迟造成的干扰。要做到这一点,最简单的方法是改变制造工艺。因此,航天公司都在研究3D打印发动机。

基于3D打印工艺,发动机的结构可以进行优化,大量的零部件可以整合成一个复杂结构,减少焊接和螺丝螺帽的使用,比如冷却管道都可以集成在一起打印出来。而作为一个统一的部件,只需几天就能打印出来。像经过重新设计的F-1发动机,零件数量已经从当初的5600减少到了现在的40。

而随着3D打印火箭发动机技术越来越成熟,让私营公司也具备了进入火箭制造领域的可能。毕竟建造一枚火箭费用不低,如果多几次RUD,那投资者可能就不会继续投资了。而一旦研发不顺,推迟发射计划,可能还要赔付客户的商业损失。

所以,几乎所有新的火箭公司都在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缩短研发周期,让他们能在把任何东西送入太空前活下来。

本网站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