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机是由查尔斯·胡尔(Charles W·Hull)在1983年发明,将这台机器命名为“SLA-1”。由于当时还没有“3D打印”的概念和说法,所以查尔斯·胡尔(Charles W·Hull)将其功能描述为“快速成型”即光固化成型原理。
发明它的起因是为了缩短创建产品原型所需要的漫长时间,当时使用一次性模具工艺大约要花6-8周,而这样一台机器能够在短短数小时之内打印出零部件。
这在当时是制造业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因此,在后来查尔斯·胡尔(Charles W·Hull)被大家称为“3D打印之父”。
1986年
1986年查尔斯·胡尔(Charles W·Hull)成立了3D Systems公司,研发了STL文件格式。将CAD模型进行三角化处理,成为CAD/CAM系统接口文件格式的工业标准之一。
同年,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赞助Hwlisys公司研发出 Laminated Object
1988年
1988年,查尔斯·胡尔(Charles W·Hull)的3DSystems公司推出全球第一台商业设备SLA-250,至此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应用。
SLA-250的面世成为了3D打印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其设计思想和风格几乎影响了后续所有的3D打印设备。现在这台设备被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和展示。
1988年美国人科斯特·克伦普(Scott Crump)发明了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即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简称FDM。原理:利用高温把材料熔化后再喷出来重新凝固成型。他在第二年(1989年)成立了Stratasys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成为3D打印领域世界级的大公司。
1989年
1989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R. Dechard发明了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即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简称SLS。原理:利用高强度激光将材料粉末烧结,直至成型。
1993年
1993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Emanual Sachs发明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即三维印刷技术,简称3DP。原理:利用粘结剂将金属、陶瓷等粉末,粘结在一起成型。麻省理工学院两年后把这项技术授权给Z Corporation进行商业应用,后来开发出彩色3D打印机。
2005年
2005年,Z Corporation推出世界第一台彩色3D打印机Spectrum Z510,标志着3D打印从单色开始迈向多色时代。
2007年
2007年英国巴斯大学的机械工程高级讲师Adrian Bowyer博士在开源3D打印机项目RepRap中(基于FDM技术),成功开发出世界首台可自我复制的3D打印机,代号Darwin(达尔文)。由于是开源的技术,其他人可以任意使用并改造这项技术,于是很多人便参与改进。此项技术的不断进化,使得3D打印机变得更为便宜、轻便,小得可以摆放在桌面上,3D打印机开始进入普通人的生活。随后全球最大的桌面级3D打印机MakerBot就是基于此项技术迅猛发展起来的。
2008年
2008年以色列ObjetGeometries公司推出其革命性的Connex 快速成型系统,它是有史以来第一台能够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打印原料的3D打印机,开创了混合材料打印的先河。
2010年
2010年,美国Organovo公司研制出了全球首台3D生物打印机。这种打印机能够使用人体脂肪或骨髓组织制作出新的人体组织,使得3D打印人体器官成为可能。
2011年
2011年,荷兰医生给一名83岁老妪安装了一块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金属下颚骨,这是全球首例此类型的手术。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开发制造了金属下颚骨。3D打印骨植入物的优势是:植入物完全符合病人身体状况,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荷兰老妪下颚骨用3D打印金属代替标志着3D打印移植物开始进入临床应用。
2012年
2012年,英国《经济学人》发表专题文章,称3D打印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这篇文章引发了人类对3D打印的重新认识,3D打印这个词开始在社会普通大众中传播开来。
2013年
2013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3D打印公司“固体概念”(Solid Concepts)设计制造出3D打印金属枪.
本网站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