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点赞
微博
微信
阅读
1621

3d打印论文参考文献

三维-小豆花
2021-06-20 19:14:12

3D打印国内文献分析

3D打印带来了世界性制造业革命,以前是部件设计完全依赖于生产工艺能否实现,而3D打印机的出现,将会颠覆这一生产思路,这使得企业在生产部件的时候不再考虑生产工艺问题,任何复杂形状的设计均可以通过3D打印机来实现。它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 从而极大地所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

3D打印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打印技术与制造工艺,3D打印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次性完成打印,不需要反复的切割、磨削,简化了产品制作流程,缩短了生产周期。技术人员需要提前获取产品的三维坐标和结构特征,然后在计算机上利用特定的软件生成三维模型,最后由计算机控制3D打印机,完成产品的打印和制造,真正实现了“所见即所得”。其次,成本较低,尤其是在批量化生产方面,相比于传统的加工制造有更加显着的成本优势。从生产方式上来看,3D打印技术只需要前期获取产品的三维坐标和设计出产品的三维模型即可,剩下的工作全部由设备自动完成,只需要1个人即可完成,人工成本、时间成本较低。最后,产品的精密化程度更高,特别是在精密零件制造方面,利用3D打印所得产品的精确度可以达到0.01mm级别,并且支持32位色彩的彩色打印。

国内3D打印总体趋势

目前,国内对3d打印这个课题研究也非常广泛,国内从2004年出现相关的研究,国内杂志论文数量总共篇数有8000左右。对这些论文文献的分析,可以得到3D打印在国内研究的大致趋势与情况。总的来说,3D打印从2004-2011年建国内研究都相对较少,从2012年至今,研究的文献数量递增,说明在这些年间,国内对3D打印的研究加大了投入,也变得广泛。

结束语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诸多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优势,许多基于3D打印技术的精密化零件、产品,在推动行业发展与创新等方面也带来了积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随着3D打印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展,目前也面临一些瓶颈,特别是在材料方面、设备方面。今后要重视配套技术研发,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打印材料,以及降低打印设备使用成本,提升打印操作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水平,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本网站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